对于一个酷爱旅行的骑手来说,他很少会这样想:“今天我要旅行”,因为这很空泛;更多的骑手想的是“今天我要跑更远”、“这次我要跑得更快”,其实他是在说出行方式,特别是对座下的骏马提出的要求——要具备充足的动力,要有灵活的身手。这就是本田“泛欧旅行” ST1300 Pan European的主旨: 跑得更远、跑得更快!
Honda ST1300 Pan European
早在1990年,老牌机车媒体在测试ST1100时就得到这样的结论:“ST1100的定位清晰、性格鲜明,追求的是高速疾驰的舒适性和长途旅行的刺激性。”经过多年的发展,新一代接班人ST1300 Pan European登场亮相,在保持ST1100诸多优点的同时,把原来发动机的排量扩大了16%,以实现“跑得更远、跑得更快”的更高目标。
Pan European的意思是“全欧洲”,要做出如此气度的泛欧旅行,动力充裕是第一要素。ST1300的胸膛内,奔腾着本田久经考验、成熟可靠的横置V型四缸发动机,这台DOHC 16气门、采用78mm×66mm缸径和冲程的动力装置,排量达到1261mL,能在发动机转速为8000r/min时输出最大功率93kW,最大扭矩125N·m则在6000r/min 时爆发——这与竞争对手雅马哈FJR1300相比,虽然峰值动力有所不如,但是“泛欧旅行”的动力高潮转速较低,特别是输出最大扭矩的转速低了1000r/min,因此更加实用,特别是对旅行摩托车而言。
与雅马哈FJR1300不同的是,ST1300 Pan European没有沿袭日本惯用的“拿手好戏”并列四缸发动机,搭载的是横置V型四缸,具有低转速大扭矩的优点;配置的360°曲轴,实现了较宽的功率带,全转速范围内动力输出都很顺畅,让骑手感到得心应手。本田工程师还充分利用横置V型四缸的结构特点,将大功率的660W交流发电机,直接安装在四只汽缸的V型夹角中,有效利用了空间;原来的宽型皮带驱动凸轮装置,则被无声凸轮链驱动装置替代,结构更紧凑,减少了发动机长度10mm。经过Mr.MTC长期试骑体验发现,ST1300的重心设置极低,操控起来非常得心应手。骑起来的感觉车身比600mL还要轻盈。
对于经常远足的旅行摩托车来说,发动机的稳定可靠至关重要。“泛欧旅行”的发动机汽缸套采用铝合金复合材料制造,由铝合金粉末烧结材料充入陶瓷和石墨材料后高压成形,具有很强的散热能力和耐磨性,再加上高效的散热器和4.7L的超大机油室,即使夜以继日地奔驰动力性能也不会下降。此外,本田还在V型四缸的气门上采用了类似“金翼”的垫片结构,利用不同厚度的垫片保证气门间隙的精准,实现了发动机长时间运转的可靠性,每25750km才需要检查一次气门间隙。
显然,没有人拒绝摩托车的舒适性,对于穿州过府的长途旅行来说尤其受欢迎。这个方面最佳榜样是“金翼”,但是ST1300的表现也很出色。前轮采用了具有全功能调校的45mm HMAS气压式前叉,可在不同的驾驶风格和各种路面的条件下,为骑手提供良好减震性能;后轮配置的是HMAS气压式单筒减震器,预载和回弹阻尼均可调节。为了确保旅途的静谧舒适,横置V型四缸采用了90°夹角,有效抵消发动机的震动;曲轴箱的底部、曲柄的左侧安装了2只反向平衡轴,第一只平衡轴由曲轴以2:1的齿轮比直接驱动,第二只平衡轴则安装在第一只平衡轴下面,由第一个平衡轴的驱动齿轮反向驱动。通过这对反向平衡轴的默契工作,V型四缸初级震动和次级震动得到很好的整饬,实现了宁静的运转,为骑手创造舒适的旅途。此外,“泛欧旅行”还有许多让骑手倍感温馨的细节,比如坐垫具备调节功能,骑手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驾驶风格在三种调节位置间任意选择:从最低位置开始,可以升高15mm和后移13mm,就调到了中间位置;然后再升高15mm和后移13mm,就达到最高位置。大型风屏同样可调,只需用拇指在左把手处的按钮上轻轻一按,即能够在188mm的高度和13°的倾斜角度之间任意调节;如果你调至最高位置还是对风屏的高度不满意,那么还可以重新安装风屏的位置,这样又能额外获得58mm的调节高度。
就定位而言,ST1300
PanEuropean比雅马哈FJR1300略显稳重,但与“金翼”相比则明显灵活。为了有效实现本田的这种“运动-旅行”定位,“泛欧旅行”安装了双桁梁铝合金车架,由结实厚重的转向头浇铸件和三角形盒式翼梁构成,坚固的V型四缸则作为强化单元牢固地安装在车架内。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精心调校的铝合金车架已经实现了理想的刚性和弹性比例,兼具准确的路面反馈、出色的操控性能、舒适的乘骑感受,可谓是鱼和熊掌兼得。城市人潮汹涌、高楼林立,空间日益狭窄,能否像飞鸟那样,摆脱城市的画地为牢,到远方寻求心灵的解放?如果你有理想的光芒照射,如果你有行动的勇气,“泛欧旅行”就是伴你踏上征程的旅途良骥!
(编辑: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