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摩信网 > 导购 > 阅读文章
同根生不同调 2016 Honda CB650F ABS试驾
2016-10-09 09:40:22   来源:Mobile01   类型:转载   作者:佚名   阅读(1.31万次)
 

Honda CB 几乎可说是街跑车的代表名称,从经典的 CB/SF 或者带有整流罩的 CB/SB,到现代化的 CB600/650/1000 等车系,虽然取向不同,不过都是车友们津津乐道的初入打档大型重机车款,这次的 CB650F ABS 从外型上很明显专攻年轻族群,也就是大约 20 至 35 岁间喜好运动性与声浪的车主们,拥有代号 RC83E 的直列四缸引擎,但将动力设定为较着重于市区操控的 6.4kg-m 与 82hp,装备重量为 208kg,配备后单枪中置避震器与 ABS 防锁死煞车系统,瞄准国内年轻族群中量级红牌市场。

CB650F ABS 舍弃以往街跑车系特有别称‘Hornet’黄蜂,也许是因为车辆性格取向变得较温和容易上手,没有以往小黄蜂 250、中黄蜂 600、大黄蜂 900 的暴力特质,但这样的改变反而对于市区驾驭更得心应手,CB650FCBR650F 使用相同的引擎,在最大马力与扭力等许多帐面数据相同,不过动力输出调教方面却稍有不同,而加上一些细部调整的设定不同处,造就 CB650F ABS 与 CBR650F 骑乘感完全不相同。

上次媒体联合试驾时,小编对于 CB650F 灵活且轻巧的动力特性感到意外,因为先前已经骑过 CBR650F,本以为 CBR650F 使用相同底盘,骑起来应该也会是相同感受,但实际骑上路后才发现两台车尽管源自同样设定[,可是调教与操控性等要说是两台车完全不过分!

因此,这次试驾小编也特别将 CBR650F 再度借出,借此与 CB650F 进行更深度的骑乘感受比较,CBR650F ABS 上次试驾时觉得较着重于中高速表现,这次试驾也是相同感受,较低的分离把骑乘姿势,让 CBR650F ABS 在中高速稳定度方面非常突出,尽管引擎相同,ECU 调教出来的动力曲线让 CBR650F 感受更强调后段转速域。

相反的,CB650F ABS 在加速反应上轻巧灵活许多,丝毫感受不到四缸车的脾气,轻转油门就能感受到车体轻松推出,不会有过多的延迟,这个油门线性一路延伸至中高转速,两辆车里程虽然有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是来自于供油曲线完全不同所致,就连引擎变速齿比等数据都相同的两辆车,怎么能够有如此差异特性,也让包含小编在内的五位车友们很意外。

Honda CB650F ABS 比较强调灵活性,所以在山路上表现非常亮眼,进出弯可以很简单掌握车身重心配置,过弯时也不会感觉被车子带着往弯外跑,周末小热血的车友们也不用担心车辆动力太弱,CB650F 虽然是四缸车,但出弯时的动力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对足够,唯独重煞前煞车会感到前叉支撑力还可再加强。

配合街跑车的高把手设定,CB650F ABS 骑姿稍微上挺一些,因此长途更不容易腰酸背痛,在市区骑乘时也能更得心应手,不过相对来说少了整流罩,在高速时也会感到较多的风阻,这都是购车时必须取舍的部分。

煞车性能表现上虽仅配置前双单向双活塞卡钳与 320mm 固定碟盘,不过煞车力道依然足够水准,该有的制动能力都有,后煞车表现也很精准轻柔,不需要太大的力道就能掌握后轮动态,短程习惯后很快就能适应,但可惜外观上前卡钳使用单向双活塞的满足度较低一点,若是能升级对四卡钳等将会更有看头,毕竟十年前的 CB400SF 都已用上 NISSIN 对四卡钳与浮动碟盘罗!

真要说的话,CB650F ABS 在新车中量级四缸街跑车款之间几乎在竞争对手中可说几乎坐稳龙头,等级配置较高,引擎稳定度有着本田品质加持,后轮悬吊稳定性虽少了 Pro-Link 多连杆悬吊,但还是在水准之上的安心作,骑乘姿势更是舒适妥当,真要做为市区通勤与周末游玩的好伙伴,CB650F ABS 在红牌四缸选择中值得推荐。


CB650F / CBR650F 两台车的车体设定虽然以有整流罩与无整流罩分别很明显,但其实在车壳下的引擎与车台等可说完全相同,日本官方网站的规格表上更明显看出只有因整流罩造成的车宽、车高、最低离地距与车重有差别,操控上则是使用分离把的关系,CBR650F 回转半径较 CB650F 多了约 0.2 公尺,但其实两辆车摆在一起比较,就能发现更多差异!

尽管两辆车底盘相同,但是因为 Honda 在两辆车设定骑姿时不像 YAMAHA 同级距的 XJ6-S / XJ6-F 与 XJ6-N 均使用相同把手,而是在 CB650F 使用街车把手,CBR650F 改用分离把手,所以在上三角台的造型就有明显差异,以对应不同的把手需求。


本田的做法更有趣的地方在这,以 YAMAHA YZF-R3MT-03 来说,均是使用同一组上三角台,所以上三角台同时留有给分离把的锁点或者是街车把的把手座锁点,可是在 CB650F / CBR650F 两车上下三角台距离相同之下, CBR650F 为了锁上分离把手,本田将前叉加长约 35mm,这也许是造就操控差异性的其中一点。

另外就是在后避震器的上锁点方面,因为视觉上 CB650F 后轮距离坐垫的长度较宽,CBR650F 则比较窄一些,小编将侧壳打开,以工具及三人以上交叉检查上锁点位置,CB650F 的上锁点位置应该比 CBR650F 还要再低约 10mm,所以尽管两图的工具都有碰到上锁点螺丝,但只有 CBR650F 的工具可以深入螺丝头内,这些小地方的差异,也许就是让 CB650F 与 CBR650F 骑起来在灵活度与操控性的关键。


不过说到动力呢?CB650F 与 CBR650F 都是使用 RC83E 直列四缸水冷引擎,但就经济部的检验数据来说,台湾本田的 CB650F 的确比 CBR650F 更省油一些,且差异达 0.7 公里/每公升,能源效率等级也因此差了一级,CBR650F 为较耗油的四级,CB650F 则只有三级,所以不论在动力输出上或者悬吊差异性上,两车是真真实实的有差异存在。

Honda CB650F 透过配备与设定上的差异,比起 CBR650F 更适合在市区使用,外观设计上走向年轻化与大胆配色,无非就是希望能拉拢年轻族群,有无整流罩的差异也不再单只是外观,两辆车可说截然不同,这个级别中也仅有 Honda 使用直列四缸引擎,所以就算两辆车稍有差异,爱好四缸声浪的新车友们看到 CB650F / CBR650F 时相信也会深深着迷。

在这个中量级红牌打档车市场中,日系车款四大厂都各有自己的主力车款对应,如果喜爱本田街跑车的车友们,应该对这次 CB650F 重新登台很有感,也因为日系四大厂中新世代车款战线渐渐齐全,离日本很近的台湾消费者们能选择的车款相对也变多了,不过不论哪台车,选上自己喜爱的车才是重点,未来有机会的话,待四大车厂此级距的新车都已经准备完成后,也许我们也会来一篇大集评,届时也别错过罗!


(编辑:xuyongjie)

0
广告
相关文章
本田CB650F海外试驾 2016-08-12
1980 本田 CB650 "Mandy" 2016-05-25
本田CB650 bobber改装 2016-05-19
1980年本田CB650 Mandy改装 2016-05-10
本田CB650F VS CBR650F 2015-06-03
深度解读:新生代“大黄蜂”本田CB650F 2015-01-09
热门导购
广告
广告